新课内容:
一、车削基础知识
1.车削的定义:
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(或曲线运动)来改变毛坯的几何形状和尺寸,符合图纸要求的过程。
2.车削的内容:
车外圆、车端面、切断车槽、钻中心孔、钻孔、铰孔、车孔、车螺纹、车圆锥、车成型面、滚花和盘绕弹簧等。如果在车床上装上一些附件和夹具,还可以进行镗削、磨削、研磨和抛光等操作。
3.车削的特点:
(1)适应性强,应用广泛,适用于车削不同材料、不同精度要求的工件。
(2)所用刀具的结构相对简单,制造、刃磨和装夹比较方便。
(3)车削一般是等截面连续性进行,因此,切削力度比较小,过程平稳,生产效率较高。
(4)加工的工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较高
二、卧式车床的主要结构:
1.床身:
大型基础部件。有两条精度很高的V形导轨和矩形导轨,主要用于支撑和连接车床的各个部件,并保证部件在工作时有准确的相对位置。
2.主轴箱:
支撑主轴并带动工件旋转运动。主轴箱内装有齿轮、轴等零件,以组成变速传动机构。变换主轴箱外的手柄位置,可使主轴获得多种转速,并带动装夹在卡盘上的工件一起旋转。
3.挂轮箱:
主要用于将主轴的运动传递给进给箱,更换箱内的齿轮,配合进给箱变速机构,可以车削各种导程的螺纹(或蜗杆),并可以满足车削时对纵向和横向不同的进给量。
4.进给箱:
是进给传动系统的变速机构。它把交换齿轮箱(挂轮箱)传递来的运动,经过变速后传递给丝杠和光杠。
5.溜板箱(拖板箱):接受光杠(丝杠)传递来的运动,操纵箱外手柄及按钮,通过快移机构驱动刀架部分实现车刀的纵向或横向运动。
6.刀架部分:
刀架部分由床鞍、中滑板、小拖板和刀架组成。用于装夹车刀并带动车刀作纵向、横向、斜线及曲线运动(纵向运动:沿工件轴向运动,横向运动:垂直工件轴向运动)。
7.尾座:
安装在床身导轨上,沿此导轨纵向移动,以调整其工作位置。尾座主要用来安装后顶尖,以支顶较长工件,也可装夹钻头或铰刀等进行孔的加工。
8.床脚:
前后两个床脚分别与床身前后两端下部连为一体,用以支撑床身及安装床身上的各个部件。可以通过调整垫块把床身调整到水平位置,并用地脚螺栓把整台机床固定在工作场地上。
课堂小结:
重点掌握车削概念及车床结构。
知识拓展:
了解其他机床的结构,车刀分类、零件测量及一般零件的加工过程;